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将其远东及空、海军的作战飞机500余架投入侵朝战争,并不断由本土增调兵力参战。为了防止美国空军对我国进行空中袭击,中央军委于7月4日向各大军区发出加强防空的指示,作为“未雨绸缪”之计,军委于7月8日调华东之高炮三个团速赴东北地区执行任务。7月29日,军委又调华东军区电讯大队(即南京雷达营)到东北执行情报任务。
抗美援朝期间的防空作战和情报工作是在炮火中诞生和壮大的,为抗击美国及其联合国军的空袭,保卫后方重要目标,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支援前线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炮火中诞生
1950年7月28日,3架美军飞机由朝鲜水丰越境侵入我国领空活动。30日,军委指示:敌机侵入我防空炮火射击圈内,原则上可以射击。8月20日,1架美机入侵安东鸭绿江桥上空侦察,我高炮1团开火射击。27日,多架美机入侵我辑安、临江、安东上空,大肆扫射我车站、机场等建筑物,杀伤我居民24人。当日,我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为了统一领导与指挥东北地区的防空部队,加强东北地区的防空和防备美军侵略,军委于7月24日电示东北军区首长:东北须成立防空司令部以加强防空,并准备由上海防空机构抽调7名苏联专家去东北帮助工作。8月7日,东北防空司令部(下称“防司”)在沈阳正式成立。
防司成立后,一方面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一方面建设机关和组建部队。开始,防司架构很简单,只有参谋处和几个室,人员也不多。为适应防空部队的发展和对空作战的需要,机关逐渐扩大。司令部把参谋处发展为作战处,把情报、通信、炮兵和空军等4个室均发展为处,并成立了办公室;政治部、供给部和卫生部都增加了一些处、科机构;同时从部队抽调一批干部充实机关,逐步健全了组织防空情报体系。
至此,防空部队领导机构基本就绪。以后,机关还有一些变化。司令部增设了侦察处、军务处、军训处、机要处、管理处以及探照灯室等;供给部和卫生部合并为后勤检查处;新成立了歼击机指挥部、高炮指挥部和军械处等;还增设了情报侦听大队、军械站、通信站、靶场等。这时,机关逐步健全起来。
组织防空情报体系
1950年8月中旬,东北军区召开防空会议,指出:根据当前形势,东北是“防空第一”。会议作出了关于组织防空情报网、通信网以及整顿空中秩序等重要决定;明确防空司令部专门负责对空作战,防空部队应有重点部署,防空情报优先使用全区一切通信设施和器材。
部队刚刚组建,对空情报作战的体系还在初步探索期间,防司的任务是一方面组织机关干部突击学习防空业务和如何掌握情报;另一方面在苏联顾问捷连斯基上校等的帮助下,加紧组织东北防空情报体系。
为构建防空情报体系,我军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组织防空情报网。将雷达营配置于沈阳、安东、清源、连山关、石柱子、通化等地区,以沈阳、安东为中心,面向敌方形成雷达警戒网;将原有的地方防空站改为地面监视哨,把各地区的防空司令部改为地面监视中心,由各省军区防空情报股领导。当时共建立了7个情报股、9个情报站、52个监视哨。这些对空监视哨、站,分布在鸭绿江一线和铁路交通线上,执行对空观察任务,通过铁路通信线路相邮电局长途线路,将获得的空中情报集中到东北防司,弥补了雷达情报保障的不足。这样初步构成了东北地区统一的防空情报网和通信联络网。
二是在雷达情报共享下,重点部署高射炮兵力。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又与朝鲜毗连,需要设防的要地很多。根据当时高炮兵力情况,只能作重点配备。东北防司所属的5个高炮团分布于沈阳、鞍山、本溪、小丰满、拉古哨、安东、辑安、图们等地,担负重要钢铁厂、发电厂、铁路桥梁的防空任务。除此以外,尚有高炮第1团位于安东,保卫鸭绿江桥。
三是组建防空指挥所。在苏联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经过紧张准备,东北防司指挥所很快就建成了。当时设有司令员指挥室、高射炮指挥室、驱逐机指挥室、对空探照灯指挥室和情报总站等。大约有二三百人。指挥所的人员大部分是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新参军的中学以上的青年学生,他们集中起来以后,是由苏联专家负责进行训练的。当时,作战处还负责航行管制,严格划定空域,超出空域就按敌机处理。部队租用了地方电话局15对长途专线,沟通了指挥所与各雷达站、高射炮部队及锦州、长春民航站与沈阳机场的有线电联系,同时还建立了与各部队及友军的无线电通信联络,并与苏联远东军区建立直接联系,设立电传打字室,相互交换情报,使东北防司成为东北地区统一的防空作战指挥中枢。在筹建过程中,器材非常困难,一些急需的电缆等通信器材,需要专门到东北军区找到中共东北局书记高岗,请他批示后,才得到解决。在筹建指挥所的同时,部队又积极抽调与训练战勤人员,由苏联专家亲自上课。指挥所一建成,立即投入使用,对各部队实施作战指挥,那时参加作战值班的,还有苏联和朝鲜方面的有关人员。防司与朝方商定在安东、辑安、新义州、水丰等地采取一些共同措施以加强边境防空,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经常性的防空联系,互通防空情报。
增强防空兵力
东北防司成立前,东北地区只有高炮1个师及所属之高炮2个团。朝鲜战争爆发后,军委把高炮1个团及华东之高炮2个团调驻东北。所以,东北防司成立时,接收的防空部队只有4个高炮团。后来又将华东的高炮1个团调归东北防司建制。这样,东北防司到1950年9月才有5个高炮团。
东北地区需要保卫的目标多,5个高炮团的兵力本来就不够用,加之志愿军赴朝参战后,形势和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美军为了阻挠我国人民对志愿的支援和联系,加紧了对我东北地区的空袭;另一方面,我军不仅要担负东北地区的防空任务,还要担负朝鲜部分地区的防空任务。因此,防空部队必须加强,迅速进行扩建。
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防司从1 9 5 0年1 1月起,先后接收志愿参军的初中以上青年学生共1078人,青年工人约1300余人。1 1月,在沈阳组建了4个对空监视哨营;12月,在安东组建了1个高炮团,在沈阳组成探照灯团。1951年1月,在本溪、抚顺、鞍山分别又组建了4个高炮团。当时,军委将已赴朝鲜担负铁路防空任务的6个独立高炮营,拉入东北防司建制。1 2月,又在沈阳正式组建1个高炮团,新组建的高炮团,都装备了苏式8 5毫米、76 . 2毫米和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部分团也将原来的日本造、德国造的老旧装备换成了苏式新装备,而且都是36门制,即每个高炮团装备36门高射炮。新组建的探照灯团装备了苏式雷达灯10部、跟踪灯9 8部。这些兵器,在当时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技术装备,非常宝贵。
这些部队组建后,立即进行了突击性的军事技术训练。时间长的两三个月,短的十多天,就开赴指定位置担负起防空作战任务。到1951年底,东北防空部队已发展到10个高炮团、6个独立高炮营、1个探照灯团、1个雷达营、4个对空监视哨营,以及教导大队、通信营、警卫营及汽车连等。由于部队的扩大,防空力量的增强,从而保障了中朝交通干线的畅通,保障了东北防空区的安全。
初战鸭绿江畔
1950年10月以后,美国空军在鸭绿江一线和朝鲜的活动比较频繁。敌机轰炸的重点是安东江桥。当时,我方空军歼击机部队尚未投入使用,高炮部队正在组建之中。由于部队初建,技术尚不熟练,缺乏实战经验,所以,指战员虽然英勇顽强,但未获战绩。10月10日,防司召开了高炮部队会议,统一了作战指导思想,明确了作战方针:以保卫目标为主,集中火力消灭执行轰炸任务的主要敌机,并相应地保护自己。此后,对敌机的盲目射击浪费弹药等现象逐渐得到纠正。从7月28日至10月31日,敌机入侵我东北领空共45批79架次,我沿江高炮部队对空作战7次没有战果。
1 1月,敌机活动最为频繁。那时,防司指挥所几乎天天报有空情,经常跑警报。1日,防卫鸭绿江桥之高炮17团首开记录,击落敌F-84型战斗轰炸机4架,给敌以有力打击。4日,军委颁发嘉奖令:“我高炮17团11月1日在安东创造击落侵入我领空敌机4架的新记录,特通令嘉奖。希继续努力,为保卫祖国神圣领空而战。”
9日1 3时至1 5时,美国空军出动各型战斗轰炸机80余架,从不同方向、以不同高度对鸭绿江桥实施连续攻击。14时3 8分,敌F-51、F-47、F-80、F-84型飞机37架,分3个梯队从正东方向采取单机或双机在同一俯冲口、以不同高度向辑安江桥连续轰炸。驻守该地之高炮1团各连集中火力,以猛烈射击。激战4分钟,击落击伤敌机各2架,首创了用日本造75毫米高射炮击落敌机的胜利。
11月,美军为了破坏我安东、长甸河口和辑安等处的江桥,先后出动各型飞机2560余架次。我高炮部队对敌作战168次,击落敌机11架、击伤69架,基本上完成了作战任务。各江桥虽然先后中弹13次,但损失均不严重,很快修复通车了。
1951年1月—2月,朝鲜战场上由于我志愿军之猛烈反攻,敌空军活动重点转向前沿阵地,无力顾及鸭绿江一线。3月—4月,美军有计划地对鸭绿江桥实施战略轰炸,企图切断我后方物资援助,以削弱前方进攻力量。3月30日,敌36架B-29型轰炸机、32架F - 8 4型战斗机,在大批F - 8 6型战斗机掩护下袭击辑安、长甸河口和安东江桥。我驻守辑安的高炮团、驻守长甸河口和驻守安东的高炮团,坚决抗击,激战1小时,击落、击伤敌B -29型轰炸机各1架。辑安江桥和长甸河口江桥严重受损,抢修20天后才通车。4月7日,敌又出动24架B -29型轰炸机,在战斗机群的掩护下轰炸安东江桥。我高炮团顽强抗击,击伤敌B -2 9型飞机1架。1 2日,敌又派出4 0架B -2 9型轰炸机,在4 0架F- 86的掩护下,以4机编队连续从东南方向入侵,再次集中轰炸安东江桥。我高炮团各营自行选择目标射击,击落B -29型飞机2架、击伤5架,俘敌飞行人员10人。
为了认真总结以上3次对空作战的经验教训,防司于4月中下旬召开了作战会议。会议对加强战斗组织指挥、情报侦察、政治教育和改善通信保障、严格战场纪律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战斗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六快”(进入阵地快,进入作战室快,炮、测手动作快,通报情况快,下达决心快,向上报告快)“四不打”(抓不住目标不打,求不出诸元不打,火炮射程以外不打、夜间单机对我无严重危害不打)“五不走”(不请假不走,找不到代理人不走,有情况不走,射击准备不好不走,正式值班不走)“十项注意”(坚决听指挥,战前要检查,修正要仔细,沉着抓目标,操作要迅速,火力要集中,射击要齐放,点射三、五、七,宁前不能后,宁早不能迟)等具体要求。这在后来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东北防空部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战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51年5月以后,不断组织防空实兵演习。演习中,绝大多数雷达站和地面对空监视哨,都能在1分钟以内报出空中情况,有些雷达站能够掌握10多批目标情况;高炮部队能及时进入阵地,并对进入火力范围的空中目标实施“射击”;有、无线通信顺畅及时。因此,演习受到了防空司令员周士第的好评。周司令员在总结讲评时说:演习达到了目的,完成了任务;东北防司和东北防空部队是能够担负起东北防空这一重大任务的。
赴朝参战战绩辉煌
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车一起同美国侵略者作战,开始主要是掩护交通线。10月2 6日,华东的高炮团由上海到达辑安。28日防司组织该团4个连队掩护野战炮兵并随其一起入朝参战。其余连队因无车辆,暂留辑安掩护江桥。1951年1月9日,该团全部过江,担负保卫朝鲜顺川大同江桥和成川沸流江桥任务。这是防空部队赴朝参战最早的高炮团。随后,6个独立高炮营和2个高炮团先后开赴朝鲜,共同担负保卫大同江桥、沸流江桥、安州清川江桥和大宁江桥防空任务。
为了粉碎敌人对我交通运输线实施“绞杀战”和对我前线机场加紧轰炸的阴谋,我高炮2个团于1951年10月赴朝参战。同时,我雷达站入朝后部署在威兴,这是防空部队赴朝参战的第一个雷达站。后来,该营先后在朝鲜的江界、载宁、新溪部署了3个雷达站。最早参加抗美援朝的探照灯部队是探照灯团。该团于1952年1月到达朝鲜安州,协同高炮部队夜间作战,担负保卫安州清川江桥的防空任务。
到1952年春天,在朝鲜境内作战的我防空部队共有5个高炮团、9个独立高炮营、1个探照灯营和4个雷达站。在此以后,又陆续有许多防空部队分批赴朝鲜参战轮战。
这么多防空部队参加抗美援朝,防司的任务是很艰巨的,组织指挥、训练、打仗、情报保障、作战物资和生活给养输送,工作十分繁忙。高炮阵地和雷达站的指战员们生活很艰苦,但战斗情绪很高。那时,针对敌机对铁路线采取的一线式点点轰炸战术,高炮部队已开始执行“重点保卫,高度机动”的作战方针。部队采取分散与集中、运动与伏击相结合,交替使用的战法,贯彻近战歼敌的思想,狠狠地打击敌机,不断传来捷报。
探照灯团当时刚到朝鲜缺乏实战经验,部分干部、战士有急躁情绪。他们把多数灯站配置在高射炮火力范围以内,因而使高炮部队没有足够的射击准备时间;把雷达探照灯配置在山顶或高地上,亦很难发现目标;探照灯雷达没有经过确实校正,开灯后照不中敌机;指挥员不能及时组织灯站协同动作,加上采用的照射方法不当,因而在1月多次战斗中,从未照中敌机。
针对这一情况,部队党委研究,开会进行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提出了“照中第一架敌机,为人民立功”的战斗口号。接着,调整了雷达灯站阵地部署;利用校正仪和昼夜活动的敌机校正了雷达;发动群众,研究对策,提出了雷达灯带光跟踪的照射方法。此后,该团很快于2月3日夜间战斗中,第一次照中敌机,鼓舞了部队士气。接着,该团又于2月18日夜间战斗中,将来袭的6架敌机全部照中,首次取得了保障高炮部队击落敌机的胜利。后来,这个团于1953年在郭山战斗中还曾先后照落F - 8 4型战斗炸机2架,写下了防空作战史上新的一页。
1952年6月—7月,高炮团在保卫水丰发电站的战斗中立下了战功。水丰发电站位于鸭绿江下游,是朝鲜最大的发电站,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当时工业用电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是我防空部队重点保卫目标之一。高炮团一直担负保卫该电站的防空任务。6月23日,美国按其总统杜鲁门批准的轰炸计划,出动各型战斗轰炸机275架,在3 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分4个梯队、从不同方向、以不同高度对水丰发电站实施大规模连续袭击。高炮部队英勇战斗70分钟,予敌以猛烈射击,迫使敌机不敢低飞投弹。在最激烈最紧张的时刻,全团上下团结一致,从指挥员到战斗员,从战勤人员到杂务人员,包括木工、家属、炊事员,全都投入了战斗。这次战斗,该团以弱对强,高度发扬了我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和有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指战员们始终斗志昂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愈战愈强。9连指导员新大志同志腹部中弹,肠子流出肚外,仍坚强地坚持指挥;炮手魏小雪左臂受伤,一只手连续装填了100多发炮弹;7连炮手李树堂腿被打穿,鲜血沾满了炮盘还继续战斗。这一切,充分表现了不论在任何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顽强精神。这次战斗,高炮部队击落敌机8架、击伤10架。
在抗美援朝期间,东北防司及所属防空部队,开展强有力的情报工作,引导高炮和探照灯战斗,对空作战共3296次,击落敌机77架,击伤敌机466架,狠狠地打击了美国侵略者,有效地保卫了祖国经济建设,为远东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