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五个拥有战略核潜艇潜射核导弹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军拥有两款潜射弹道导弹,分别是已经退役的巨浪-1和现役的巨浪-2,目前巨浪-3也即将面世。这些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威力也越来越强大,正如歌词中所说的: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我国的第一枚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并不是巨浪-1型导弹,而是一种很罕见的,鲜为人知的1060导弹。这枚导弹与二战德国的V-2飞弹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在1958年2月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关于苏联政府给予中国海军制造舰艇方面新技术援助的协定》,史称“二四协定”。苏联通过这个向中国转让了一大批海军武器技术,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近一百年来海军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个协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海军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四协定》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629型导弹潜艇、633型鱼雷潜艇、205型导弹快艇、183型导弹快艇、184型水翼鱼雷快艇。舰艇动力系统、雷达、光学、声纳、无线电、导航器材。苏联同时还向中国转让了542型岸舰导弹,544型舰舰导弹和1060型潜地导弹的技术。
这款1060型潜地导弹,其实就是苏联第一代海基R-11FM型潜地弹道导弹,该导弹以陆军的R-11短程弹道导弹(也就是飞毛腿A导弹)为基础改进而来。 而飞毛腿A导弹的技术渊源,来自于苏联仿制二战德国V-2飞弹的R-1/R-2弹道导弹。
苏联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着手研制潜艇发射的潜地弹道导弹,一开始是直接采用苏联火箭科学家科罗廖夫主导研制的R-1/R-2导弹,但这两种导弹使用危险的乙醇和液氧燃料,不能够预先储存,只能在作战时加注燃料,不适合潜艇协定。后来苏联又试验过可储存液体燃料的R-101导弹,最后才决定研制新型硝酸液体燃料的R-11导弹。
从1950年12月开始,经过一系列模拟试验飞行和35次实弹发射以后,R-11导弹在1955年7月13日正式服役。R-11导弹采用了可以长期储存的液体燃料,氧化剂为硝酸,燃烧剂为煤油。它的海基型R-11FM导弹在1955年9月16日,首次从潜艇实施了发射试验,1959年2月,R-11FM导弹正式服役。由此可见,中苏在1958年2月4日签订“二四协定”时,计划向中国转让的R-11FM导弹还没有定型,是苏联给了中国最先进的导弹技术。
R-11FM潜地弹道导弹长10.3米,直径0.88米,起飞质量55吨,最大投掷质量1吨,可以携带单核弹头,射程为150公里,改进型为350公里。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和惯性制导,能在5级海况的水面状态发射。
目前没有任何我国1060导弹的照片。只有一本我国国防科技人员的旧笔记,翻看笔记内容,记载的是一种闻所未闻的潜射对陆攻击短程导弹,型号为1060弹道火箭,射程50-140公里,飞行速度3马赫,命中率70%,使用6631常规弹道导弹潜艇发射。从字体推断,从潜艇的“潜”字那种超级简体推断,这笔记的年代应该为上世纪1970年代。
6631常规弹道导弹就是中国根据“二四协定”从苏联引进629型潜艇(北约称为G型潜艇)技术图纸建造的。也就是中国后来曾试射过包括巨浪-1、巨浪-2等多种潜地导弹的031型200号试验潜艇(该型艇只建造了1艘,早期舷号1101,改装后舷号是200号)。
根据中苏“二·四”协定,1959年苏联向我国转让了629级潜艇的全部资料,我国于1960年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1966年8月正式服役,该艇只建造了一艘,最初的舷号为1101号艇,1967年以后改为200号艇,
中国没有仿制1060型潜地导弹,而且也没有批量采购R-11FM导弹,只引进了4枚样品导弹,后期安装了模拟等效器,主要用于训练试验。为后来研制巨浪-1型潜射导弹提供了技术经验。
后来,中国开始自行研制巨浪-1型潜射导弹,这属于一款先解决有无问题的导弹,目前已经退出现役,研发历程、基本性能也已经解密。它的研发计划启动于1967年。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潜射固体战略导弹“巨浪-1”首次由200号导弹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成功。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